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

傲慢霸權

今年公視影展的主題是【傲慢‧霸權】,藉由十部精選記錄片將焦點放在幾個領域探討傲慢(專業)霸權(公權力)對醫療糾紛、媒體濫權、司法不公和文化與性別偏見等議題的影響。


開幕單元非常精彩,主題是【上帝的骰子】,兩部丹麥紀錄片《我的腦死判決》及《狗仔狙殺令》,雖然世紀錄片,但劇情的曲折離奇,著實令人瞠目結舌。

第一部片是《我的腦死判決》(The Girl Who Wouldn't Die),紀錄19歲的丹麥女孩因車禍頭部重創陷入昏迷,經醫師判定腦死,希望家屬能夠器捐造福社會大眾。

這部影片本來是醫院主動要拍的器官捐贈宣導影片,沒想到被醫師判定腦死的女孩,居然在家屬心痛地聽從院方「諄諄善誘」的「勸導」下,放棄急救、捐出六個器官後,逐漸恢復生命跡象,最後竟然甦醒了!

家屬一方面高興於女兒的重生、同時也納悶醫療過程中所得到的資訊是否過於武斷,才讓寶貝女兒差點失去跟生命奮戰的機會,事件的轉戾點還包括另一位挺身而出的神經外科醫生,秉持著職業道德說出其不同角度的判斷,凸顯了家屬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,只能對醫生的說法言聽計從。

這位女孩經過復健後,已能生活自理,認知方面也都沒問題,這樣的大逆轉不禁讓家屬質疑:當初的診斷判定與器捐過程質詢,是否有醫療和程序上的疏失?而院方在受訪時強硬的態度,似乎也預言了難以避免的醫療糾紛,更讓人看見執業醫師的知識傲慢。

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黃達夫院長在映後座談中非常中肯地以執業50年的醫師身分評論此個案,黃院長分析紀錄片中的資訊,他重複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角度:那就是挑選學生成為醫生時,必須將道德與正義感列入重要指標。

能檢視到醫病資訊上的不對等、執業醫師的知識傲慢和器捐程序引導確認的缺失,如果不是問題真的發生了,我們其實很少去質疑醫師的權威,有了捐贈卡記錄可能會簡化評估和程序,是否會直接導向器捐結果而放棄救治的可能...

但這也不單只是醫療體系的問題,醫療行為本來就有風險,醫療疏失的定義也有模糊界線,有時患者的情況已經無力可回天、再怎麼搶救都只是延緩生命、徒增病人的痛苦和浪費醫療資源罷了,不過,人體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小宇宙,要任何一個人來承受這其中微妙的判斷風險都是極大的困難,所以,我們只能尊重生命、盡量讓自己能夠在萬一來臨時,具備有足夠判斷的醫學知識與冷靜的能力。

第二部片子:《狗仔狙殺令》(Front Page Victims)是紀錄媒體侵犯他人隱私,未審先判的實際例子。

善良害羞的丹麥公民因為警方懷疑被當作命案嫌疑人收押,見獵心喜的媒體打著「大眾有知的權利」和第四權的旗幟對命案採取一系列聳動、單憑猜測且未經查證的報導,不僅將主角的照片放上頭版,還和新聞媒體推波助瀾、未審先判的將他塑造成冷血殺人魔,讓他差點精神崩潰的上吊自殺,但好在最後有找到證據證明他是無辜的,讓他得以洗刷罪名,不過,精神和名譽上的損失卻難以恢復…

媒體事後表示歉意,表示自己已經登報澄清道歉,有錯的是警察抓錯人,媒體只是跟著警方辦案的進度報導,民眾有知的權利、自己有監督的責任。

總之,這是非常震撼的兩部影片,平時在本地大眾媒體不容易看到的觀點,尤其映後座談中,觀眾熱烈分享的言論也很有深度、台上台下都非常精彩。
《我的腦死判決》:
丹麥/DR電視台 /59分鐘
導演:雅克伯‧克哈格朗 Jacob Kragelund
 
《狗仔狙殺令》:
丹麥/DR電視台/38分鐘
導演:特勒爾斯‧尤韓森Troels Jørgensen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